新闻中心

国医大师裘沛然:医治心律不齐经验方

  炙甘草30~45g,党参12~24g,生地30g(有时合用熟地30g),桂枝9~15g,阿胶9~15g,麦冬12~15g,麻仁10~12g,大枣7枚,生姜3~4.5g。

  【加减】气虚甚者,党参易生晒参或西洋参;胸闷,加丹参30g;心悸怔忡,加龙牡、磁石;睡觉欠好,加远志、柏子仁、枣仁;心律不齐,加苦参、黄连。

  本方是《伤寒论》医治“心动悸、脉结代”的闻名丹方,又叫“复脉汤”。先生用医治心律不齐,或心肌炎,或各种心脏病,辄取良效,层出不穷,故非常推重此方。

  此方阴阳统筹,动态结合,刚柔相济,为立方之榜样。《伤寒论》方称经典方,于此可见一斑。先生喜用此方,绝非偶然。炙甘草汤原治“伤寒,脉结代,心动悸”。“伤寒”多为感染性疾病,“脉结代”为心律异常之症。据此似对外邪犯心的病毒性心肌炎引起的心律不齐较为合适。对时间比较久的心肌炎后遗症,效果不太抱负。先生用治其他心脏疾病首要以此为根本方,在剂量方面有必定调整。

  方中主药是三味——炙甘草、生地、桂枝。甘草养心气,生地益阴血,桂枝助心阳。气—血,阴—阳,皆统筹及,且可互制互成。故三味剂量可加剧。有报导,甘草30~60g,生地可用至250g,桂枝可达30g。但若有浮肿、便溏、脘腹胀泻者,生地、甘草剂量酌减。心动过速重加苦参,心动过缓可加附子。有报导用“三参汤”即苦参、丹参、党参治心律不齐,可参。也有用常山治心律不齐的报导,但常山有涌吐效果,服用后易发生胃肠道反响。

  1992年1月先生医治某区政协领导蔡某,患心房颤动,引起原因不明,服下列方后显着好转。

  现病史:半年前因出差劳累而呈现胸闷不畅,心悸不安,在外院心电图查看为心房颤动。口服西药效果不显,而求治于中医。诊时见患者面无人色无华,胸闷短气,心悸怔忡,神疲乏力,纳食尚可,便调寐安。舌苔薄白,脉细而结代。

  辨治:痰浊、瘀血凝聚胸部,胸阳失宣,气机闭阻,头绪不通,心神失宁。治拟温通心阳,化痰理气,活血通络。

  处方:炙甘草20g,川桂枝18g,干地黄30g,麦冬15g,阿胶9g(熔化后冲),仙灵脾15g,麻仁泥15g,党参30g,大丹参24g,煅龙骨齿各24g,牡蛎30g,川连12g。

  上方加减服药2个月左右,胸闷、心悸大有好转。来院复诊时胸闷、心悸根本消失,偶然清晨动身有轻度胸闷呈现,但瞬间可除。把脉察之,脉律亦齐。

  按:室性期前缩短可发生于任何年纪,尤以晚年人为多见,功能性见于心情激动、严重过度、疲惫或喝酒、吸烟、喝茶过多;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、风湿性心脏病、心肌炎、心肌病、心功能不全以及各种感染、药物等均可引起。临床表现以心前区不适、心悸、胸闷等为主。中医辨证以气虚、阳虚、阴虚、气滞、血瘀为多见。本例患者以心阴阳虚损为主,搀杂痰浊、瘀血,故裘沛然以炙甘草汤加减主之,取效显着。先生治各种心律不齐及心脏病常常使用炙甘草汤原方加黄连。并以为原方较加减为好。黄连据现代记载有抗心律异常之功,用量较大,9~15g(现代有黄连素治心律异常之用)。用麻仁有养血之功,并不在于通便,故一般不减,对体虚便秘者尤宜。若便溏次数多者忌。生地、桂枝用量宜大。生地30~60g,桂枝9~40g,甘草30~60g。(柯雪帆先生以为用鲜生地拧汁更好)活血加丹参,心悸加剧镇药龙牡、远志等,热甚加黄连。原书有以清酒和水煎,现可用黄酒半斤煎汤。